播音主持需构建这些能力! | |
很多主持人在媒体融合实践中,跃跃欲试,上直播做抖音,意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网红”。 那么主持人真的会和传统媒体一样日薄西山?又如何应融媒体时代而实现转型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分析一下主持人的底层逻辑。 主持人是大众传播时代 的“观众朋友” 开宗明义,主持人就是大众媒介的产物,主持明星和“网红”是两个不尽相同的物种。上世纪70年代末,我看到的电视节目,基本还是电影的延续。比如一些几乎没有时效的新闻节目、科普知识节目和文艺晚会的实况录像,以及像《红孩子》《地道战》这样的老电影。 那时候,电视上只有播音员,并没有主持人,节目只讲信息传播,还不太在意传播策略和效果。这是因为当时电视还是奢侈品,不管怎样都让人新鲜好奇,让人趋之若鹜。 随着电视业的发展,以及境外传媒理念的引进,主持人开始被引入到节目传播中。这样,单向传播冰雪高冷的电视,开始有了人格化传播和人际交互的特征。大众传播学里有一个著名的霍夫兰学说,“传播对象喜欢传播者,就很可能被说服”,这可以被视为大众媒体引入主持人的理论来源。 比如沈力的《为您服务》、肖晓琳的《观察与思考》、赵忠祥的《九州方圆》等,这些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不仅如此,随着主持人在节目中功能的凸显,一些非常态化的纪录片也开始引入主持人的角色,比如焦建成的《望长城》,陈铎、虹云的《话说长江》等。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3-04-09 15:04:07 | 发 布 者: 范老师 联系电话: 13104489189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