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眼——与子同仇》 | |
《重庆之眼——与子同仇》 第二十四届“齐越节”视觉效果特别奖 作者:范稳 指导教师:刘毅涛 朗诵:重庆大学刘伟业 徐骏飞 六十六年以后,步入耄耋之年的邓子儒在东京地方裁判所作为证人出庭时,还能清晰地回忆得起1940年端午节的每一个细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有19所大学迁来了重庆,工厂则有200多家。那年月,如果有人能从空中做一次航拍,便可在国破山河在的大地上看到一幅幅震撼又催泪的流亡图,从北向南,从东向西。 1940年的端午节,人们聚集在东水门长江岸边,龙舟赛就要开始了。这是一年当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人们短暂忘却痛苦与灾难的日子。邓子儒作为龙舟的组织者之一,又是其中的一支队伍的老板,下午两点准时出现在了岸边。 他还回忆得起,当江面上的龙舟雷声鼓动,彩旗猎猎,百舸争流,浪花纷飞,呼声震天时,船上和岸上的人们已然忘记了战争的创痛,忘记了失散的亲人,忘记了饥饿的肚子,忘记了死亡的威胁。生活忽然恢复了久违的美好,欢乐、精彩、生动。小孩子们在呐喊,大人们在鼓掌,年轻人沿着江岸追随着龙舟,跌倒了再乐呵呵的爬起来继续奔跑,那幸福祥和的气氛如同在过年。 邓子儒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天重庆的天气,龙舟出发时,天空忽然晴朗起来了,太阳的光芒直射江面,邓子儒不知不觉的也顺着江边跑。那时,他感觉满江流淌的都是欢乐和激情,热血和阳刚。 许多年后,邓子儒也没有想明白,在这样一个碧空如洗的天空下,在这么多欢乐的人群头顶上。太阳怎么就忽然跌落人间呢? 日本海军航空队的九六式轰炸机群,在天空中翅膀挨着翅膀,成一个大写的黑色“人”字,但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是一个踢门入户闯进宴会大厅的莽汉。他瞬间就打落了1000个太阳,也涂鸦了天空的蔚蓝。一架接一架的日本飞机,掠过狂欢的人群,掠过那些抛到江里去的粽子,掠过舟头迎风飘扬的旗帜,掠过一阵紧似一阵的鼓点,掠过那些引颈张望的脑袋,掠过一个诗的国度对一个诗人的纪念。 炸弹尖叫着一颗接一颗落下,落在江面上的升起冲天的水柱,落在岸上的红光闪耀,砂石、弹片到处飞溅。 邓子儒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就冲江面上的龙舟高声嘶喊: “回来!你们快回来!” 他跌倒了再爬起来,爬起来跑两步又摔倒,最后跌跌爬爬、爬爬跌跌地喊、喊、喊啊……直到喊得杜鹃滴血,直到把凡尼登西裤磨穿、膝盖磨破。 他看见有的龙舟翻沉了,有的已经看不到桨首,江面上漂浮着人头、彩旗、锣鼓、折断的桨片、断肢残臂和断成几截的龙舟。 “回来啊!你们快回来呀!” 在法庭上出庭作证时,已是耄耋老人的邓子儒回忆起这一幕幕的惨剧,泪流满面,语不成声。 那一天,是以生命去证明一个民族抗战意志的一天,没有谁能喊得回那些赛龙舟的人们。是同胞的鲜血告诉了他们,在战争的烽火里,以死相拼,以命相抵,一个民族才有存活下去的希望。 轰炸中,缩一下脖子,也许是本能,也许很简单。但面对冰雹一般落下的炸弹,直面死亡狰狞的面孔,迎风挺立,勇往直前,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勇气。 邓子儒没有夸张。在一阵混乱之后,没有人选择退缩。江面上的龙舟重新调整好了航线,继续往前冲。鼓声更加昂扬,彩旗愈发骄傲,一条条龙舟如同划过水面的利剑,轻快锋利,毅然决然。 比赛更加精彩,岸上的人们岂肯离去?健儿们同舟共济,人们岂能不同生共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3-03-24 09:53:03 | 发 布 者: 范老师 联系电话: 13104489189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