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测量的发展历程 | |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彼得(W. H. Peter)和日本学者山口一郎(I. Yamaguchi)等人最先独立提出数字图像相关(DIC)测量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有学者研究如何加快相关运算速度并提高运算精度,使得 DIC 快速发展起来。在这过程中,尤其是萨顿(M.A. Sutton )等人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 1983年,萨顿(Sutton)等人研究了数值算法,通过光学方法记录试验图像,证明了DIC算法应用于二维平面测量的可行性。 •1984年,安德森(Anderson)等人于利用DIC算法,研究了二维平面的刚体运动,证明了该方法可测试平面的旋转和位移。 • 1985年,T.C.Chu等人对DIC测量方法的理论进行了完善。 • 1986年,萨顿(Sutton)等人为提高DIC的测试速度,采用了梯度搜索方法,成功提高了20倍的测试速度。 • 1988年,萨顿(Sutton)基于亚像素匹配成功使二维位移场的测量精度提升到了亚像素精度。 •20世纪90年代,Chao和Sutton等人将计算机视觉原理与二维数字图像散斑技术结合,以解决DIC方法在二维运算过程中试件的离面位移导致的误差问题,至此DIC技术步入了三维位移测量阶段。 •1993年,Luo和Chao在为进一步研究DIC在三维位移测量领域的测量技术,首次提出了双摄像机DIC测量系统。 • 2000年,施里尔(Schreier)等人通过重建图像,大幅提高了匹配精度,使得图像位置精度超过了0.01像素。 • 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潘兵等于提出了基于梯度的测量面内位移的数字图像相关法,该方法结合了整像素位移搜索和亚像素位移梯度算法。 •2006年,贝斯那(G.Besnard)等首次在数字图像相关法中应用了扩充有限元位移分解的思想,提出了扩展数字图像相关法。该方法通过求局部残余的极小值来达到测量位移的目的。 • 2006年,汪敏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位移场的数字图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变形前后或连续变形的物体两个相邻状态的内部三维结构的数字图像,通过相关运算获得三维位移场,该方法实现了0.02像素的三维位移测量。 • 2008年,潘兵等提出了一种DIC变形初值估计方法,在参考图像中的第一个解算点附近选取三个或者更多的特征点,并匹配变形后图像中的对应点,利用坐标对应关系获得该点可靠的变形估计值作为牛顿-拉夫逊(Newton-Rapshon)方法的迭代初值。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2-08-26 15:39:58 | 发 布 者: 000 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