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灰产,是谁在吸玩家和游戏公司的血?(三) | |
谁赚了?谁亏了? 这场淘金热中,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赚了,实际上呢? 玩家通过退款的形式,仅花了原价的20%-30%的钱就获得了价值不菲的游戏道具,但通常都不会有一个好结局。 针对这些贪小便宜的玩家,官方通常都不会咽下这口恶气,而是采用封禁、扣除非法所得道具等形式来进行制裁。 也有一些比较心软的游戏厂商给了这些玩家一个改过的机会,只要求玩家补齐相应差价即可「洗白」。 而补齐这部分差价通常也是玩家无法承担的后果。面临游戏厂商的制裁,这些玩家通常只能弃坑退场,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都打了水漂。 游戏公司也很憋屈。 尽管一时的流水上升能将旗下游戏的畅销榜排名抬高几个座次,但等到与苹果、谷歌等平台进行结算时,游戏公司就会发现,自身非但颗粒无收以外,还要倒亏相应的渠道费。 而游戏公司所能做的,要么是息事宁人咽下这口气,要么就追溯到各个玩家的账号再进行封号、扣除道具等操作,但两者带来的后果一般都十分相似:无数玩家主动或被动流失,甚至转过头来回踩。 除了营收损失、用户流失之外,频繁的恶意退款也给游戏公司带来了鉴别上的困难。他们很难区分,今天来退款的人是否真的是未成年人误操作。因此也引发了不少家长以诱导未成年人消费为由起诉游戏公司的案件,继而损害公司社会形象。 在今年3月山东威海公开的一则案例中显示,小学四年级的小彬(化名)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偷偷绑定了母亲的银行卡及支付宝,短短几个小时在线充值近4万元。其母亲联系游戏公司要求退款遭到拒绝。在起诉到法院之后,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游戏公司退还款项,原告也撤回诉讼请求。 真正获利的只有身处玩家、游戏厂商中间的那一撮不法分子,他们依靠着无本买卖在玩家手中收取相应的手续费之后,在玩家和游戏公司双方的争吵声中悄然退场。 难以管控 这种灰色产业难以制止,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十分活跃,甚至可以说是猖獗。 尽管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加强了对关键词的监控,玩家无法通过搜索关键词来精准找到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工作室。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工作室也通过采用图片海报、老带新、游戏社区中私发小广告等手段,依然能够存活。 而作为第三方的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本身并不处于这个产业上的任意一环,也没有严格的责任和义务去管控这些灰色产业。 而苹果、谷歌这些平台作为退款规定的制定者,往往会选择置身事外。 以谷歌的自动退款处理为例,用户以邮件的方式申请退款时,谷歌往往会同意退款,同时也垫付这部分资金以保证开发商们的收入不至于过早受损。 而在后续的调整中,谷歌则是完全将责任推卸干净,由游戏公司自己去审核退款并决定是否收回付费道具,同时也不再垫付资金,而是从开发商的收入分成中直接扣除所有的退款金额。 可以说,游戏厂商的处境是被动且无助的。 涉嫌违法 在游戏新知与上述工作室的交流过程中反复问及,恶意退款、充值/代充值黑卡是否会有相关的法律风险时,这些工作室都统一口径称没有法律风险,同时也称这种行为只是钻规则的漏洞,不会违法。 实际上,前些年国内就已有相关打击案例。 在2015年全国首例iOS手游恶意退款案中,浙江省永康市的90后徐某发现在App Store充值游戏货币后可以无条件退款后,多次申请退款。同时还开设淘宝店铺为其他玩家提供代充服务,并申请退款进行牟利,最后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五千元。 在2019年的全国首例交易式苹果代充库存系统案,无论是规模还是涉案金额则要比上述案件要大不少。该案则以盗刷信用卡为主,涉案团伙还搭建了库存系统向下游买家售卖代充服务,据核实该团伙造成商家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万余元。 结语 有阳光的地方也一定会有阴影。 从玩家、退款人到出售ID这一整条产业链上的任意一环都在利用原本用来保障用户权益的退款政策进行不当牟利,整个产业链已然形成了一个闭环。 在一些四五年前公开的教程中,有不少「学员」在担忧iOS退款这座金矿是否还能够继续发掘。事实证明,只要还有心存侥幸的玩家存在,这个产业就不会消失。 溪谷游戏联运系统,能够帮助想要做游戏运营创业者搭建游戏平台,同时搭建自己独有的推广体系,降低推广成本,提高推广效果。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溪谷游戏联运系统,请联系微信13270282266详细咨询。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1-09-09 15:37:00 | 发 布 者: 溪谷软件 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