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亚研究:十四五规划预期升温,储能将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 | |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至到201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2.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2.9%,能源安全的风险持续走高。此外,煤炭能源对环境污染也一直饱受诟病。“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全国能源行业也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2020年4月9日,《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提出“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比重”,规划在2020年9月底前,完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报告;2020年11月底前,完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伴随年底临近,近期,市场对十四五规划预期不断升温。券商机构预测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有望超预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或超过15%,达到17.0%-20.0%的水平,对应国内光伏年均新增装机空间为42-86GW,风电年均新增装机空间为25-51GW,合计年均新增装机空间为67-137GW。“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如果上调,将对电力系统的消纳和稳定运行提出考验。目前,华中区域要求30MW及以上光伏、风电必须具备一次调频功能,储能电站纳入发电厂管理。业内人士预计,储能相关内容在十四五能源规划中的篇幅和重要性,将显著高于前两个五年规划,储能也将是我国能源领域下一个重点支持的方向。 储能指的是在发电端和用电端不一致时,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已经产生的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具有灵活的安装方式、高质量的调节能力、环保等多种优势,是优质的灵活性资源。2010年,储能行业发展首次被写进法案。2011年,储能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明确储能研究方向。2014年,《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利用储能去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问题。2016年,《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成为电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2017年10月11日,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及应用发展的首个指导性政策《关于促进储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储能发展任务。2019年6月,《2019-2020年储能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同时为“十四五”期间储能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奠定基础。 而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及十余个省、地区出台了鼓励储能的相关政策,一定程度激发了可再生能源项目配置储能的积极性。在政策引导下,“新能源+储能”招标规模大增,配置储能正逐渐成为新能源发电优先进入市场的前置条件。目前,新疆、内蒙古、青海、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10多个省区已出台在新能源项目中增加配置储能的相关文件,储能配置要求大多在5%至20%之间。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新疆发改委在2020年3月25日和5月6日陆续出台《新疆电网发电侧储能管理办法》、《关于做好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政策,鼓励发电、售电、电力用户、独立辅助服务供应商等投资建设电储能设施,要求储能容量在10MW/20MWh以上。要求新能源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储能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南疆光伏储能等集中式储能试点项目的建设。除了新疆,其它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2.4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7.6%,同比增长3.6%;截至到今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7GW(吉瓦),占全球比重达17.6%。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831MW(兆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3.9%,中国储能市场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势头。展望“十四五”,随着风光、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市场化,储能有望得到更好的实质性支持,或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0-09-27 19:28:39 | 发 布 者: 盈亚证券 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184 |